(原标题:大型企业景气度“逆天”!如何解读?)
5月31日,重要经济先行指标5月PMI发布,相较4月回落0.9个百分点至49.5%,低于市场预期的50.5%,结束了3、4两月PMI数据的扩张走势。那么面对先行指标的超预期下行,大家需要担心吗?
一、需求偏弱亟待政策发力
5月PMI数据超预期回落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内外需的走弱。体现在细项指标上,5月PMI新订单指数降至49.6%,新出口订单指数较上月下滑2.3个百分点至48.3%。体现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外需波动加大带来的双重影响。
图:5月制造业PMI分项表现
(信息来源:华泰证券)
其中,外需的走弱或属于正常波动,无需过度担忧。作为我国出口产品的最大需求国,美国5月的标普制造业PMI大幅上扬至50.9%,其需求的复苏有望拉动我国出口。4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也已经连续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验证了2024年全球制造业复苏的态势。后续我国出口增长动能或仍可乐观。(信息来源:东方金诚)
与之相对,内需的走弱或将加速财政政策发力。5月政府债发行有所提速,地产放松政策进一步积极出台,但对有效需求的带动或暂未形成有力支撑。2024年来稳增长政策力度体现财政政策决心,下阶段政府债发行提速、财政支出发力、地产政策进一步放松、存贷款利率下调等扩内需政策值得期待。
二、大型企业PMI“逆市”回暖
市值分布上,大型企业5月PMI“逆市”回暖。大型企业PMI上行0.4个百分点至50.7%,处于扩张区间;而中、小型企业PMI指数分别回落1.3和3.6个百分点,均降至衰退区间。
图:大中小型企业PMI走势图
(信息来源:万联证券;截至20240430)
究其原因,大型企业拥有更为稳健的市场份额、更强的成本管控能力、更强的现金流,因而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强。且我国大型企业多来自顺周期板块,受周期调节抓手基建投资增速的提振较大。
展望后市,5月17日首发的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于5月22日在二级市场上交易。超长期特别国债是财政刺激的一大抓手,一方面能够拉动投资和消费提振经济增速,对经济社会发展信心产生积极影响,大型企业占优的格局或将延续。
另一方面,国债投向领域可能是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引领作用,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城乡融合、能源资源安全等领域,改善相关赛道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盈利预期,部分“新质生产力”密集赛道的龙头有望受益。
三、“耐心资本”有望对新质生产力龙头形成进一步支撑
“耐心资本”已是今年以来各部门制定政策的重要指引。相关部门提出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新兴产业集中,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
近期,国家大基金三期的成立吸引了较多市场关注,前两期多集中于芯片设计和制造,据相关机构预测本次三期大基金的重点或在先进制程。在美国持续限制先进制程芯片向我国出口的背景下,我国半导体国产替代势在必行,国家大基金三期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或是“耐心资本”的典范。
我国经济发展到当前阶段,“耐心资本”的培养必要性较高。传统地产产业链板块投资的回报期和科技产业的投资回报期不同,根据技术长波理论,技术驱动的经济长周期一般在40年以上。而且新产业短期投入高,现金流更多落在长期,需要匹配“耐心资本”。(信息来源:广发证券)
既然“耐心资本”的投资回报期较长,其对上市公司的质量和长期稳定成长性或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一些新兴科技赛道具有稳定市场份额和长期技术沉淀的龙头资产或可适配“耐心资本”的需求。
工具选择上,大家如果偏好大盘蓝筹、布局新质生产力赛道的龙头风格,可以多关注A50ETF基金(159592),其跟踪指数布局各行业龙头,显著超配新经济赛道,未来有望展现较强弹性。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E播报炒股杠杆官网查询